偏远站长:跨越数字鸿沟的坚守与突围
|
在偏远地区当站长,每天打交道的不只是设备和信号,还有人。村里老人握着智能手机的手颤抖,年轻人想上网查个农技资料却卡在加载页,这些场景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。 网络信号差是老问题,基站少、维护难,有时一场暴雨就能让整个村断网几天。设备也五花八门,有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机型,连基本的视频都播放不了。更难的是没人懂技术,出了问题只能自己摸索,边学边修。 但越是这样,越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。我们开始在村里设信息服务点,手把手教大家用手机查天气、看新闻、找专家。有人笑说我们是“数字保姆”,可看到他们第一次自己下单买农资、第一次和外地亲人视频通话时的笑容,就知道这“保姆”当得值。 国家政策一来,我们抓住机会,申请设备、培训人员、搭建平台。政府支持加上我们本地摸索,慢慢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区的信息服务模式。有企业愿意捐赠旧设备,公益组织也来帮忙培训,大家开始意识到,这事不是一个人的冲锋,而是一群人的接力。 最让我感动的,是那些曾经对互联网一无所知的村民,如今也能在群里分享信息、在平台上卖土货。他们不是数字时代的旁观者,而是逐渐成了参与者。互联网在他们手中,不再是冷冰冰的屏幕,而是通往新生活的桥梁。
AI提供的信息图,仅供参考 前路依旧不轻松,但我知道,只要我们还在坚持,这片土地上的信息之路就不会断。我们不是在修网线,是在织一张连接未来的信息网。(编辑: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
